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
查看: 23878|回复: 0

家长要学着理解孩子,这样才能事半功倍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7-11-7 09:49:43|来自:中国山东淄博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IP:山东淄博

马上注册旮旯网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免费开店,轻松玩转旮旯网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快速注册 微信登录

x
生活中有不少看起来很“努力”的父母,却并没有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孩子,父母付出很多,孩子却并不“买账”,甚至还会对父母“心存怨恨”。简单说来,就是教育的结果是“无效”或者“低效”的。那么,如何才能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摆脱这样的困境,做到“事半功倍”呢?
“高效”父母
应该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
 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到这样的父母:他们非常关注孩子的教育,花大量的时间和金钱送孩子去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;他们对孩子的要求非常严格,即使工作很忙,也不忘督促孩子学习;他们为孩子的未来做好各种准备和设想,生怕落后于他人。然而,孩子却学得很不情愿,让父母觉得“好心累”。
  其实在“心累”的同时,家长并不是没有意识到孩子的教育出了问题,而是不知道问题究竟出在哪里。不少家长觉得是孩子的问题,是“我家孩子不爱学习”,而没有意识到,问题的本源来自自身。用骆院长的话说,就是:“家长把浮躁的心理转嫁到了孩子身上,把自己的期待和诉求投射到了孩子的身上。”骆院长通过自己女儿学钢琴的事例,建议家长们:“可以先纠正自己的心态,尝试着理解孩子是第一步。”
  骆院长告诉我们:“‘高效’的父母有如下几个特点:首先,他们不会频繁地纠正孩子们,也不会花那么多时间去监督孩子的行为。但是,当孩子有需要时他们会出现在孩子身边,如果孩子没有强烈需求时他们就不会不请自来地介入孩子的生活。其次,他们对孩子给予关注,但不会让孩子透不过气。总之,‘高效’的父母能够把孩子学习和成长的主观动能性发挥出来。”
  有时候孩子的“叛逆”
  是一种“表里不一”
  说到“叛逆”这个问题,骆院长从专业角度为家长们分析了孩子的心理活动。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,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活动,和成人是有很大区别的。”骆院长分析道,“爸妈讲话时,孩子表现出不耐烦,或者顶嘴,其实并不一定代表家长的话他没有听进去。即便是愿意听的话,孩子也有可能会表现出不爱听的样子。这是因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,心理会从‘完全依附于父母’的状态转变为‘独立的个体’的状态,而和家长‘唱反调’,恰恰是为了表达自己的‘独立’。”所以在这个时候,家长不要被孩子的言行激怒,该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,还是要表达。
  至于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,高效地和孩子沟通,骆院长建议家长们反问自己一个问题:“在我们身边,如果存在那么一个人,明知道他在批评我,我还很爱听,那么这个人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,应该使用怎样的表达方式?”如果家长们能够具体地回答这个问题,那么其实就是寻求到了与孩子“高效”沟通的方式了。
  “陪伴”孩子也讲“效率”
  要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
  最近“陪伴”这个词很热门,家长们都知道陪伴孩子的重要性。但如何陪伴孩子呢?天天围着孩子转就是陪伴了吗?
  骆院长现身说法:“我平时工作很忙,所以没有太多的时间陪伴女儿,当我有时间的时候,我会陪女儿做一些她喜欢做的事情,比如她最近很喜欢看《我们的少年时代》,我就陪她一起看,只有这样,我才能理解她的想法,才能有话题和她沟通。比如电视剧里主角遇到问题的时候,我会一起和她讨论,让孩子自己判断,遇到问题时该如何解决。”
  骆院长还谈到隔代教育的问题。他提醒家长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,有的家长不同意上一辈的教育观念,总是会偷偷把孩子拉到一边,告诉孩子:“爷爷奶奶(外婆外公)说的都不对,你不要听他们的。”而这种行为,其实是在给孩子示范。将来当孩子遇到不同观点的时候,他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来处理。骆院长深有体会地说:“其实学心理学那么多年,我越来越感受到,我们每个人都是‘盲人’,我们不可能全面地了解事物,所以当别人和我们观点不同的时候,是因为他们看到的是事物的另一面,重要的不是谁对谁错,而是取长补短。所以在我遇到同样问题的时候,我总是告诉女儿,爷爷这样说是什么意思,为什么要那么说,而爸爸觉得应该怎样理解,为什么这么说。这样孩子慢慢就会独立思考,分辨每个人话语背后的意思。”

发表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快速注册 微信登录

本版积分规则

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